Menu
025-8556-1577

中电科集团14所精益设计平台

发布日期:2015-01-05 浏览次数:2505

一、客户概况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简称十四所)位于钟灵毓秀的江南名城南京,是我国电子系统工程领域中规模最大、专业覆盖面最广、研发力量最强、技术成果最为丰富的大型综合性高科技研究所,始建于1949年,是我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功勋卓著,硕果累累,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问题与挑战

  1、计划与流程管理方面:

  · 科研计划与研发活动存在重复下达的问题,且只能有计划驱动研发流程执行

  · 无法从计划层面有效监控各级微观流程的执行。

  · 项目团队、产品团队无法有效统一。

  · 前后计划之间依靠人工监督执行,无法自动流贯。

  · 每个计划条目的交付由人工触发完工反馈。 

  · 研发流程活动需要逐一下达,过程交付物无法有效监管。  

  · 研发流程交付物与PDS归档数据的紧密集成需要。 

  · 项目团队与产品团队单独管理,团队管理混乱。 

  · 贯穿产品研制过程需要在不同系统间来回切换,无法有效提升设计师工作效率。

  · 精益设计平台与PDS文档数据匹配度不高,无法有效完成过程产物的管理。


  2、数字化样机管理方面:

  · 数字化样机的构建已经初步实现,但进行实际工程化推广时,发现缺乏与精益设计平台计划流程间的关联关系,仿真设计活动缺少计划任务的驱动。

  · 设计师在使用各种仿真工具进行仿真任务时,不能直接连接仿真模型成果库、回波库进行知识成果的使用,使用成果的效率较低。

  · 总体、分系统和模块设计师进行仿真活动时,缺乏技术手段的支撑,以实现产品内不同层级人员间的协同工作和产品内相关模型数据的传递、共享。

  · 设计师进行工作时,受制于本机硬件环境约束,严重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因此迫切希望能够根据需要,方便的选择仿真工作的不同环境。


  3、任务书及需求指标管理方面:

  · 任务书模板规定了任务书的章节结构和编写说明,基于离线编辑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模板,一旦没有及时使用新模板,文档即不符合要求。

  · 设计师在进行任务书编制任务时,需要自行查找可具参考的详细示例,费时费力。

  · 任务书编写时内容与格式无法分离,为了保证格式的规范性,设计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用于格式的编排,而不能专注于编写内容。

  · 任务书在使用时,需要的信息零散的固化在文档中,影响信息提取的速率。

  · 基于文档的管理模式,产品研发过程中各要素零散分布在各个研发文档中,一旦发生变化,无法保证文档的一致。

  · 研发过程中,基于Word的文档(任务书)针对部分指标进行调整时,缺乏技术手段或工具进行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容易造成指标变更遗漏


 4、在知识管理方面:

  · 知识来源单一,很多知识没有获取到知识管理系统中

  · 对所内知识没有进行有效组织,只是零散的保存

  · 所内知识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有限,并没有完全的为设计师日常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5、在动态BOM管理方面:

  · DPBOM创建不及时和不完整,全凭设计师的自觉性,难以保证PART挂接的工作质量

  · 物资预算滞后,物资人员往往无法及时获悉采购需求;

  · 无法及时有效地查看投产制件的进展,耽误后续调试等工作的进展


三、解决方案 


  十四所精益研发平台的总体目标即是通过平台的支撑能够"设计出精益的雷达产品"(结果精益)!并能够"精益地设计出雷达产品"(过程精益)!

  “设计出精益的雷达产品”是指设计出的雷达实现了各项战技指标要求,产品性能卓越,质量可靠稳定,设计过程中能较好地兼顾下游的雷达制造、装配、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 数字化样机的结构化管理(样机模型管理、接口管理、技术状态管理等)。

  · 需求/指标生命周期(包括其定义/分解/分配/实现/验证等)管理。

  · 支持数字化样机的并行协同构建,基于数字化样机的协同仿真及仿真数据管理。


  “精益地设计出雷达产品”是指在精益设计平台的支撑下,设计师能够通过规范化研发流程高效完成设计工作,并在设计过程中能方便参考现有的雷达设计知识经验,遵循相应标准规范要求,保证设计质量,确保设计一次做对。

  · 计划/流程/任务一体化管理能力。

  · 承载设计标准规范及知识的研发流程建模能力。

  · 提供快速设计/设计导航工具及集成能力。

  · 多种沟通协同能力。

  · 科研项目及研发管控看板。

  · 知识管理能力,有效支持知识沉淀/积累/共享/重用等。



  

  平台提供六大能力:

  

四、项目成果

  1.规范了研发流程,并在信息化支撑下,将各种设计要求/准则固化下来,设计人员通过向导式界面完成设计工作,提高了设计质量。

  2.实现精细化的研发计划管控。

  3.型号研发过程中的项目决策和技术决策更有依据。

  4.实现“情景式”知识管理,知识的共享重用更为高效。

  5.建立统一的知识共享平台,方便进行知识的检索和显性化管理,从而可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6.在几何数字样机基础上,通过集成多种设计仿真工具,构建更为广泛的数字样机,以对产品的功能、性能、行为等进行定义及仿真验证。

  7.强化概念设计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需求/指标及设计方案以后论证成熟以后才进入到详细设计阶段。

  8.产品研制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早地发现设计问题并进行解决,减少带入到研制后期的问题。

  9.构建统一的数字样机协同开发与验证平台,构建统一的公共协同工作载体,支撑不同专业人员的的有效协作。

  10.组织中的不同角色人员能够将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工作上,同时通过平台实现自我能力提升,提高工作幸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