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次数:2533
一、 背景
自2018年开始,已有300多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除了美国重点关注的华为外,还包括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及部分高校等,管制范围也从关键元器件扩展到Matlab、EDA等工业软件。
目前,对于PLM领域工业软件,以法国达索系统、美国参数技术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代表的国外企业牢牢占据着我国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等复杂装备领域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外形势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应对目前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卡脖子”现象,是我们不得不提前思考的问题。
二、 项目概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某研究院(以下简称“C院”)作为军工行业头部单位,其型号产品具有研制周期长、产品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十多年来一直使用美国参数公司(PTC)的Windchill产品作为型号研制数据管控平台。作为C院型号研制骨干平台,Windchill产品承载了大量型号研制技术状态管控活动的开展,一旦平台被禁用,将会对型号研制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了避免出现“卡脖子”现象,C院决定构建自主可控PLM平台。通过对国内众多自主PLM厂商在航空航天等复杂装备行业的解决方案能力和自主产品先进性、可靠性、成熟度等方面的充分考察和分析,最终选择国睿信维的REACH睿知产品作为自主可控PLM产品统一底座平台。
经过前期调研和沟通,C院自主可控PLM平台的建设目标如下图:
三、 建设内容
在C院自主可控PLM平台建设的同时,为了确保C院型号产品的研制进度,将自主可控PLM平台分两个阶段进行建设:
1. 第一阶段建设内容
围绕第一阶段的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自主平台、国外平台各自优势,并综合考虑未来全面自主可控替代的灵活性,我们对第一阶段的总体架构进行了规划。自主可控PLM平台第一阶段总体架构如下:
1) 前端应用
前端应用主要包含:基于Web应用前端(瘦客户端)和CATIA/VPM等(胖客户端)。
2) 服务中心
自主可控PLM平台以支撑型号研制数字化转型为牵引,以解决型号研制过程中的业务痛点为导向,紧密围绕型号研制业务开展建设。通过对型号研制业务的深入分析,将协同研制平台第一阶段的服务划分为:API Gateway、业务服务、通用服务、基础服务和适配服务。同时,为了便于对自主可控PLM平台服务进行管控,将构建统一的服务治理中心。
3) 数据中心
本次选择Oracle作为自主可控PLM平台的统一数据库,自主平台和Windchill平台的数据均存储在同一个数据库实例中,从而实现企业单一数据源管理。
2. 第二阶段建设内容
通过第一阶段的建设,已经实现了所有业务功能前端界面的自主可控化打造,第二阶段将围绕协同设计、设计制造协同、设计选用、BOM管理和技术状态管理等核心业务功能逐步进行无感化自主可控替代,从而实现整个平台的完全自主可控。四、 总结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产工业软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进行工业软件自主可控转换时,需要充分考虑型号研制进度和型号研制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切换路线。通过与C院充分沟通和论证,自主可控PLM平台建设选择国外产品与自主可控平台融合的模式,既能满足型号研制进度的要求,又能满足未来自主可控完全替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