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025-8556-1577

背景与趋势 概况

发布日期:2019-12-12 浏览次数:945

  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及区域竞争形势,以及维护国防及经济安全需求,保持我军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是有效应对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而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正是装备战斗力快速生成与作战效能持续发挥的关键。


  随着综合保障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装备的承制方和使用方迎来了综合保障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使用方需求角度,在信息化战争下,提高作战OODA环(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的反应速度是作战致胜的关键。保障智能化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 全过程实时信息支持:为指挥作战的快速准确决策提供后勤和装备保障的全过程实时信息、态势信息与预测趋势;  

  · 全系统保障服务:为装备保障的精确化提供覆盖保障全要素的军地一体化联合保障;  

  · 全社会军民融合能力支持:为军地资源的高效整合提供社会资源的持续、持久能力的可视与掌控;  

  · 全寿期持续提升:为作战指挥和装备保障的持续增效提供装备效能、装备质量与可靠性、维修力量等的持续提升。


  从装备研制与发展角度,新型的研制及保障模式驱动着承制方保障设计与保障服务的智能化发展,主要体现在:  

  · 仿制设计向正向设计转型:以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为主要特征的正向设计模式,要求装备保障与主装备设计同步开展、协同推进;  

  · 军民融合保障模式深入发展:装备从“完好性保障”到“作战效能保障”的转变,多种保障模式融合,要求做好综合保障体系能力规划和建设; 

  · 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承制单位由装备研制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型的内在动力要求其将综合保障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 技术创新应用: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驱动着综合保障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无